首页 > 诗文 > 晏几道的诗 >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宋代]: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鉴赏

  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晏几道简介

唐代·晏几道的简介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 ► 晏几道的诗(329篇)

猜你喜欢

夏日喜雨写怀 其三

金幼孜

玉堂清切地,潇洒出氛埃。雨点疏疏过,天香冉冉来。

隔花莺历乱,近水燕飞回。朝退有馀暇,新诗取次裁。

鹊桥仙

明代沈宜修

轻花拂露,长空挂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两相思,■能得、佩环声绕。

铢衣罗薄,翠蛾愁损,试向琼绡低告。无端窗外晓光催,掩泣望、星桥又杳。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

宋代汪炎昶

游戏壶天岁月深,人间又见谪仙人。镜中商岭飘萧发,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轻冕绂,伏波老未厌风尘。输君物外全双美,洛社耆英汉逸民。

题浯溪

宋代曾丰

千古一碑得人爱,来书碑后几前辈。相颉颃甚曾不饶,自混融之了无碍。

太平天子狃开元,驯致马嵬悔何逮。桑阴未徙宗庙安,储皇功岂不云倍。

题祝山人寄亭

孙继皋

草玄人已去,天地此空亭。老悟生如寄,狂疑醉不醒。

名题高士传,光失少微星。犹有寒山色,依然为尔青。

病中呈诸友

宋代朱熹

穷居值秋晦,抱疾独斋居。行稀草生径,一雨复旬馀。

交亲各所营,旷若音尘疏。始悟端居乐,复理北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