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
[清代]:顾炎武
昔我适济南,曾过伏生祠。青山对虚楹,零露寒高枝。
精灵竟何往,再拜空阶墀。迫怵秦火焚,岂意逢汉时。
此书立博士,天下亦一治。嗟彼九十翁,俟河未为迟。
不厌文字讹,百王赖蓍龟。后人失其传,巧文患多师。
忽见吾友书,一编远来贻。缅想江上村,弦歌类齐淄。
白首穷六经,梦寐亲皋伊。百家纷纶说,爬罗殆无遗。
论及禹贡篇,九州若列眉。上愁法令烦,下慨淳风衰。
君今未大耋,正可持纲维。烟艇隔吴门,临风苦相思。
为招阳鸟来,寄此怀人辞。
昔我适濟南,曾過伏生祠。青山對虛楹,零露寒高枝。
精靈竟何往,再拜空階墀。迫怵秦火焚,豈意逢漢時。
此書立博士,天下亦一治。嗟彼九十翁,俟河未為遲。
不厭文字訛,百王賴蓍龜。後人失其傳,巧文患多師。
忽見吾友書,一編遠來贻。緬想江上村,弦歌類齊淄。
白首窮六經,夢寐親臯伊。百家紛綸說,爬羅殆無遺。
論及禹貢篇,九州若列眉。上愁法令煩,下慨淳風衰。
君今未大耋,正可持綱維。煙艇隔吳門,臨風苦相思。
為招陽鳥來,寄此懷人辭。
唐代·顾炎武的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 顾炎武的诗(280篇) 〕
宋代:
赵蕃
思人几作访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删。未觉风流成岁远,政繇伯仲力追还。
长公旧日曾一识,末路后来遭百艰。邂逅探囊得行记,赠公试遣略承颜。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雲不敢删。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後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顔。
清代:
孙原湘
屈指春光到画阑,玉郎车马上长安。归期纵说相逢早,隔岁先愁欲别难。
梦雨愿随行李去,泪珠偷共烛花弹。才人标格知多少,不似伊家耐细看。
屈指春光到畫闌,玉郎車馬上長安。歸期縱說相逢早,隔歲先愁欲别難。
夢雨願随行李去,淚珠偷共燭花彈。才人标格知多少,不似伊家耐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