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泄六首
[明代]:陶望龄
招提万山里,门与苍崖对。尝闻白龙井,窈出清溪外。
沿洄未觉远,忽抵前山背。半壁仙屋深,回峰洞门碍。
奇峦互倾仄,飞溜各形态。厓松老将化,石笋看来大。
磐谷戴土耕,寒苗接流溉。蹊幽生晚畏,径转添新爱。
已谓人境穷,蓦与村翁会。息肩支短策,洗足坐鸣濑。
但见玄发垂,安能辨年辈。因知云雾间,神仙宛焉在。
招提萬山裡,門與蒼崖對。嘗聞白龍井,窈出清溪外。
沿洄未覺遠,忽抵前山背。半壁仙屋深,回峰洞門礙。
奇巒互傾仄,飛溜各形态。厓松老将化,石筍看來大。
磐谷戴土耕,寒苗接流溉。蹊幽生晚畏,徑轉添新愛。
已謂人境窮,蓦與村翁會。息肩支短策,洗足坐鳴濑。
但見玄發垂,安能辨年輩。因知雲霧間,神仙宛焉在。
唐代·陶望龄的简介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
► 陶望龄的诗(46篇) 〕
宋代:
彭汝砺
长春月月与玫瑰,烦近萱堂仔细栽。却语花开无造次,老亲寒食以前来。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清代:
陈去病
骄阳时节花如火。猩红一树裙儿妒。莫说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费相思。问伊知不知。
驕陽時節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宋代:
朱松
欲寻当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归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鬓已星星。
挽衣共釂东西酒,折柳送行长短亭。念我知君回首处,萱丛菖叶一时青。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鬓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