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民
词语解释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引证解释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案,《南史》为 唐 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 太宗 讳改。
引《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驱,扫除京邑,方拨乱反正,伐罪弔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及取 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弔民。”
亦作“伐罪弔人”。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国语辞典
伐罪吊民[ fā zuì diào mín ]
⒈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也作「吊民伐罪」。
引《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近除暴安良
反犯上作乱
※ "伐罪吊民"的意思解释、伐罪吊民是什么意思由星星学习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无所作为的反义词(wú suǒ zuò wéi)
力强的反义词(lì qiáng)
气势汹汹的反义词(qì shì xiōng xiōng)
稳定的反义词(wěn dìng)
男性的反义词(nán xìng)
舒服的反义词(shū fú)
无干的反义词(wú gān)
必定的反义词(bì dìng)
正统的反义词(zhèng tǒng)
公共的反义词(gōng gòng)
以德报德的反义词(yǐ dé bào dé)
食言的反义词(shí yán)
武士的反义词(wǔ shì)
长久的反义词(cháng jiǔ)
无忧无虑的反义词(wú yōu wú lǜ)
长途的反义词(cháng tú)
隐瞒的反义词(yǐn mán)
迅速的反义词(xùn sù)
变动的反义词(biàn dòng)
这个的反义词(zhè gè)
糊里糊涂的反义词(hú lǐ hú tú)
开始的反义词(kāi shǐ)
忘记的反义词(wàng jì)
损害的反义词(sǔn hài)
心甘情愿的反义词(xīn gān qíng yuà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