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ān sè
注音ㄍㄨㄢ ㄙㄜˋ
繁体觀色
⒈ 观察脸色。
⒈ 观察脸色。
引《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諫説,慕 晏婴 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
⒈ 观察别人的脸色。
引《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他很会察言观色,因此他在某些领导面前很吃得开。
2.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显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3.忙着找新靠山,改换门庭?察言观色、工于心计的卫绾没有去。
4.但也正因为他事君与做人奉命唯谨,善于察言观色,唯汉武帝马首是瞻,所以官运才能亨通,以80高龄死于丞相之位。
5.李治面上大是难看,宇文顺察言观色,等了片刻,虚声恫吓道:“圣上的话你敢不听?违抗圣旨可是要株连全家受死的。
6.小王最善于察言观色,领会对方的意图了。
7.他善于察言观色,投人所好,因此深得主人的欢心。
8.不能从全局出发,总是察言观色,在细枝末节上花力气,这是缺乏战略思想的表现。
9.我不懂察言观色,虽然迟钝,但就连这样的我也感觉得出来,小孝的心意,小孝想说什么...松前绪花
10.经过一番察言观色,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