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鼻偷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马颊本空禅师》:“师曰:‘节目上更生节目。’僧无语。师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基础信息
拼音yǎn bí tōu xiāng
注音一ㄢˇ ㄅ一ˊ ㄊㄡ ㄒ一ㄤ
繁体掩鼻婾香
感情掩鼻偷香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掩耳盗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举例发凡(意思解释)
- 倒栽葱(意思解释)
- 安身之处(意思解释)
- 浇风薄俗(意思解释)
- 捻神捻鬼(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掩鼻偷香的意思解释、掩鼻偷香是什么意思由星星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落叶归根 |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