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受全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例子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只闻古有孝子曾参,全受全归,发肤无有毁伤者。”
基础信息
拼音quán shòu quán guī
注音ㄑㄨㄢˊ ㄕㄡˋ ㄑㄨㄢˊ ㄍㄨㄟ
繁体全受全歸
感情全受全归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分句;用于人。
英语live a perfect life(return intact what one was born with)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正之风(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全受全归的意思解释、全受全归是什么意思由星星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拉拉扯扯 | 原指人和人之间的一种推拉动作。比喻不干脆;不痛快。现在常用来形容拉私人关系的不正之风。 |
地地道道 | 真正的,够标准的。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声色狗马 |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记忆犹新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
独占鳌头 |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