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书竹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shū zhú bó
注音ㄇ一ㄥˊ ㄕㄨ ㄓㄨˊ ㄅㄛˊ
感情名书竹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名垂竹帛、名书锦轴
英语One's name is preserved on bamboo tablets and silk.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斩钉截铁(意思解释)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动天地,感鬼神(意思解释)
- 畏缩不前(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名书竹帛的意思解释、名书竹帛是什么意思由星星学习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