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而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出处《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例子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
基础信息
拼音jié shéng ér zhì
注音ㄐ一ㄝˊ ㄕㄥˊ ㄦˊ ㄓˋ
繁体結繩而治
感情结绳而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原始管理方法。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鬼哭神嚎(意思解释)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发综指示(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释)
- 掉以轻心(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慢条斯理(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结绳而治的意思解释、结绳而治是什么意思由星星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居重驭轻 |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