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陈词的成语故事


慷慨陈词

拼音kāng kǎi chén cí

基本解释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陈:述说。意气昂扬;情绪激动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见解。也作“慷慨陈义”。

出处宋 陆九渊《荆国文公祠堂记》:“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慷慨陈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慷慨陈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手舞足蹈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物尽其用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沟满壕平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弦外之响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春冰虎尾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有目共睹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 上卷 与王贻上之一》:“惟有日、贝叶,清闲送老。世间文字茫茫如前尘积却,门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十恶不赦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