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善瘅恶的成语故事


彰善瘅恶

拼音zhāng shàn dàn è

基本解释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出处《尚书 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暂未找到成语彰善瘅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彰善瘅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芒刺在背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本位主义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眼空一世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满腹经纶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多谋善虑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乌合之众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二八佳人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哀而不伤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