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应万死的成语故事


罪应万死

拼音zuì yīng wàn sǐ

基本解释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晋书 苻坚载记下》:“弟冲不识义方,孤背国恩,臣罪应万死。”


暂未找到成语罪应万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罪应万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义灭亲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弦外之响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物腐虫生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进本退末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偶一为之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谠言直声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互通有无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螓首蛾眉 《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家无儋石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狂生》:“济宁有狂生某,善饮;家无儋石,而得钱辄沽,殊不以穷厄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