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笏披袍的成语故事

拼音bǐng hù pī páo
基本解释秉:执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作官。
出处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二折:“圣朝辅佐必良才,野有贤人久困埋,今朝察访当推举,秉笏披袍拜御阶。”
暂未找到成语秉笏披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秉笏披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奔走相告 | 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
攀龙附凤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
石枯松老 |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
一钱太守 |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
痛定思痛 |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以小见大 | 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
冠绝一时 |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
藏形匿影 |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