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名薄利的成语故事


虚名薄利

拼音xū míng bó lì

基本解释虚:空;薄:淡泊。不慕虚名,不贪小利。

出处明·郭勋《雍熙乐府》第四卷:“彼也虚名薄利。任他人禄重官髙,橪指间朱颜昨日,急回头白发明朝。”


暂未找到成语虚名薄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虚名薄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任人唯亲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实行‘任人唯亲’,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扬威耀武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扬威耀武显神通,走石飞沙弄本事。”
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纷乱如麻
命与仇谋 唐·韩愈《进学解》:“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本末倒置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