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而泽的成语故事

拼音wēn rùn ér zé
基本解释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
出处《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暂未找到成语温润而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温润而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狼号鬼哭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 |
薪贵于桂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
严刑峻法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
靡所底止 |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
起兵动众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
陈言务去 | 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取而代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