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两役的成语故事


一身两役

拼音yī shēn liǎng yì

基本解释一个人做两件事。

出处《梁书 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


一身两役的典故

南朝梁代大臣张绪看到儿子张充整天与纨绔子弟混在一起,张充左手托鹰右手牵狗,就教训儿子“一身两役,无乃劳乎?”经过这次教训后,张充居然认真读书,学问大增,就去考取功名。后来官至散骑常侍、国子监祭酒,也算是一身两役大有出息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身两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苦中作乐 宋 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亦复如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不辱使命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日日夜夜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紫陌红尘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玉卮无当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半吊子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