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多务得的成语故事


贪多务得

拼音tān duō wù dé

基本解释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贪多务得的典故

唐朝散文家韩愈24岁中进士到京城长安做官,他在官场不得志,45岁时被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他给学生讲课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很有欢迎。他在《进学解》中强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待学业不能贪多务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贪多务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用心竭力 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来去无踪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动荡不定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
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