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死地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ì yú sǐ dì
基本解释置:安放;死地:无处可走的地方。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比喻彻底击败对方。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暂未找到成语置于死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置于死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胸无大志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
明若观火 |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
风驰电掣 |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
起兵动众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
不费吹灰之力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
兢兢战战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
到此为止 |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叹口气:‘完了。到此为止。’” |
时至运来 |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