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反踵的成语故事


祸不反踵

拼音huò bù fǎn zhǒng

基本解释踵:脚跟。形容灾祸很快来临。

出处《新唐书·许世绪传》:“今揽五郡之兵,据四战之中,苟无奇计,祸不反踵。”


暂未找到成语祸不反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祸不反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致远恐泥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落叶归根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力所能及 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秋水伊人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余波未平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结党营私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户限为穿 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鬼烂神焦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