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安思危的成语故事

拼音chǔ ān sī wēi
基本解释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暂未找到成语处安思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处安思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昂首伸眉 |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耶!” |
大公无私 |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
手舞足蹈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日甚一日 |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
后继有人 | 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
有胆有识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
处实效功 |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擦肩而过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
推三阻四 |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