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情深的成语故事

拼音yì wǎng qíng shēn
基本解释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十分向往而不能克制。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一往情深的典故
桓伊是东晋时有名的将领。字叔夏,小字子野。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90万大军南下,攻伐东晋。桓伊尽起豫州之兵攻击前秦军队。结果在淝水一战中大破前秦军队,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了功勋。不久,桓伊军功升迁为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桓伊在驰骋疆场以外,还十分喜爱音乐,会作曲,善吹笛。
除了吹笛子,桓伊也非常爱听别人唱歌,每当听到优美的歌声,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击节赞叹。当时的宰相谢安也十分喜爱音乐,两人见面时也经常谈论音乐。谢安见桓伊对音乐造诣很深,对音乐有如此痴心,便说:“桓子野对音乐真是一往情深呀!”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往情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可多得 |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绘影绘声 | 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壹意孤行,为若辈绘影绘声,定一不磨之铁案。” |
因材施教 |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骨肉离散 | 《诗经 唐风 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
胸有成竹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明争暗斗 |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
肝胆过人 | |
供不应求 |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
徇私舞弊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