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不责众的成语故事


罚不责众

拼音fá bù zé zhòng

基本解释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暂未找到成语罚不责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罚不责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余波未平
富贵骄人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浪费笔墨 老舍《多鼠斋杂谈》:“他便也只会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攻击别人,且自鸣得意。”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十全大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鱼死网破 《杜鹃山》第五场:“他就是张网捕鱼,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
春冰虎尾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