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不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贪污。
出处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
基础信息
拼音fǔ guǐ bù xiū
注音ㄈㄨˇ ㄍㄨㄟˇ ㄅㄨˋ ㄒ一ㄡ
繁体簠簋不脩
感情簠簋不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近义词簠簋不饬、簠簋不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服牛乘马(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夸大其词(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簠簋不修的意思解释、簠簋不修是什么意思由星星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改过迁善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