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目哆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 无名氏《帝城花样 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例子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7回:“翠凤气的瞪目哆口。”
基础信息
拼音dèng mù chǐ kǒu
注音ㄉㄥˋ ㄇㄨˋ ㄔˇ ㄎㄡˇ
感情瞪目哆口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惊呆。
近义词目瞪口张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瓮中之鳖(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瞪目哆口的意思解释、瞪目哆口是什么意思由星星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地地道道 | 真正的,够标准的。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