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思
fàngzhīhǎiérjiēzhǔn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例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基础信息

拼音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注音ㄈㄤˋ ㄓ ㄙˋ ㄏㄞˇ ㄦˊ ㄐ一ㄝ ㄓㄨㄣˇ

繁体放之四海而皆準

正音“准”,不能读作“zǔn”。

感情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指普遍性的真理。

辨形“准”,不能写作“谁”。

近义词放诸四海而皆准

英语be applicable everywhere

俄语вéрный повсюд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思解释、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什么意思由星星学习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可多得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安身之处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纸老虎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大有可为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吸血鬼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逢人只说三分话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明知故问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断断续续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玉卮无当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暴取豪夺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大千世界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战天斗地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珠玉之论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胜友如云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细水长流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风风雨雨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万变不离其宗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