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三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出处《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例子《乐府诗集·周宗庙乐舞辞》:“一倡三叹,朱弦之声。”
基础信息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注音一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
繁体一倡三嘆
感情一倡三叹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音乐或诗歌。
近义词一唱三叹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扬汤止沸(意思解释)
- 离题万里(意思解释)
- 使心用腹(意思解释)
- 聋者之歌(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一倡三叹的意思解释、一倡三叹是什么意思由星星学习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